【蕁麻疹】
「叫風疹原來是因為皮膚上的疹子,會有像風一樣來去自如的變化。」
① 疹子:蕁麻疹通常以紅色、腫脹的疹子或丘疹的形式出現在皮膚上。這些疹子可能呈現不規則的形狀,大小不一,並且可能在皮膚上移動或消失。
② 瘙癢:蕁麻疹的主要症狀是劇烈的瘙癢,患者可能會感到非常不適並且無法控制地搔抓受影響的區域。瘙癢可能會加重疹子的發作。
③ 可能伴隨其他症狀:蕁麻疹有時可能伴隨其他症狀,如腫脹、灼熱感、灼熱感、疼痛或刺痛。在一些嚴重的情況下,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、喉嚨腫脹或頭暈等全身性症狀,這種情況被稱為蕁麻疹性血管神經性水腫。
蕁麻疹的發作通常是暫時性的,症狀可能在幾小時到幾天內消失。然而,對一些人來說,蕁麻疹可能成為慢性問題,持續數週或數月。
蕁麻疹的常見觸發因素包括食物過敏、藥物過敏、昆蟲叮咬、接觸過敏原、感染、壓力、寒冷或熱環境等。
蕁麻疹的常見表現
蕁麻疹,是一種皮膚疾病,其主要特徵是發生於皮膚上的疹子和劇烈的瘙癢。蕁麻疹通常是由過敏反應引起的,它可以是急性的、反覆發作的或慢性的。
蕁麻疹的中醫證型
► 風熱證型:主要表現為皮膚紅腫、發癢和灼熱感。可能伴隨著口渴、咽喉痛和大便乾燥等症狀。治療重點是清熱解毒、祛風止癢。
根據中醫理論,蕁麻疹是一種以皮膚出現紅色、腫脹、發癢的丘疹和水腫為主要特徵的疾病。中醫將蕁麻疹歸類為多種不同的證型,每一種證型在病因、病機和治療方面可能有所不同。
► 濕熱證型:主要表現為皮膚濕疹、紅腫灼熱,並伴有濕氣重、口苦、舌苔黃膩等症狀。治療重點是清熱利濕、祛風止癢。
► 血熱證型:主要表現為皮膚丘疹鮮紅、發痛,並可能伴隨著心煩不寧、口渴、舌紅等症狀。治療重點是清熱涼血、祛風止癢。
► 氣滯血瘀證型:主要表現為皮膚丘疹暗紅、發硬,且痛感明顯。可能伴隨著情緒不穩、舌暗紫等症狀。治療重點是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癢。
蕁麻疹的中醫治療通常採用綜合辨證施治的方法,根據不同的證型和個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。
► 清熱解毒:對於風熱或血熱證型的蕁麻疹,常用清熱解毒的中藥方劑,如黃連解毒湯、龍膽瀉肝湯等,以清熱瀉火、解毒散寒。
► 祛風止癢:對於風熱或濕熱證型的蕁麻疹,常使用祛風止癢的藥物,如柴胡疏肝散、薄荷脂等,以鎮定祛風、止癢搔。
► 清熱利濕:對於濕熱證型的蕁麻疹,可使用清熱利濕的中藥方劑,如茵陳蒿湯、五苓散等,以清熱利濕、祛風止癢。
► 活血化瘀:對於氣滯血瘀證型的蕁麻疹,可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藥方劑,如川芎茶、桃仁湯等,以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癢。
此外,中醫治療還注重調整身體的整體狀態,如調理情緒、保持適當的作息和飲食,避免刺激性食物等。同時,中醫治療也可結合針灸、拔罐、推拿等物理療法進行輔助治療。
患者,女,35歲,主訴:全身皮膚反復發紅丘疹,伴有嚴重瘙癢,已持續1年多。患者平時易受到壓力,飲食調理不當,休息時間也不太規律。查體:皮膚散在多發紅色丘疹,觸之有明顯浮腫感。舌淡紅,苔薄白,脈弦緊。
根據患者的主訴症狀及體質特點,初步診斷為:風熱內蘊所致。同時伴有肝鬱脾虛的證候。治法以疏風解表,清熱散風,養肝益脾。經過2-3個月的中醫綜合治療,患者皮膚丘疹已明顯改善,瘙癢感也減輕許多。
醫師囑患者應避免食用刺激性、滋熱性及易引發過敏的食物,如辛辣、海鮮等。多食用清熱解毒、養肝益脾的食材,如綠豆、蓮子、雞肉等。